2009年2月6日星期五

自律下的自由(一)

早幾天,在茶餐廳翻報紙,在信報副刊讀到了一段關於自由的文字。當中的大意是,自由不是放任自我,而是基於自律的。說這個香港,在云云人海中,咱們的聲音又會有什麼人會聽到呢?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了接收不同的資訊,意見和看法。習慣日復日,令人成為了CD-ROM,不敢去表達自我。
在互聯網,就算我們沒有家財萬貫,也可以暢所欲言,不用分文,也可以有自己的BLOG。

互聯網是自由的樂土。每人都有一個機會去發表自己,曾經有人在這裡做過很多事,這土地是互聯的,事情引發了事情,生命也在影響了生命。(一)

2009年2月1日星期日

我們可以記事嗎?

前幾天的一件小事,讓我在身處了一個場景裡。事情就是在身邊發生,我也是一個就手旁觀的人。
那一刻我只能用手機拍下了過程,用最直接的手法記下了時間的一面。只畫面,聲音和文字是我能記下真相的工具罷了。心底裡,我不能學會片中人「我就是這樣坐」的邏輯,以為自己喜歡就可以拍下來。我是過程中的一人,我要記下分享。
時間一邊流動,社會真的在進步嗎?幾天裡,我在想,其實我可以記事嗎?

記下自己經歷過的時間,竟然也令我充滿疑惑。

公共空間,如何公共?

註:本片只是香港一刻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