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日星期日

我們可以記事嗎?

前幾天的一件小事,讓我在身處了一個場景裡。事情就是在身邊發生,我也是一個就手旁觀的人。
那一刻我只能用手機拍下了過程,用最直接的手法記下了時間的一面。只畫面,聲音和文字是我能記下真相的工具罷了。心底裡,我不能學會片中人「我就是這樣坐」的邏輯,以為自己喜歡就可以拍下來。我是過程中的一人,我要記下分享。
時間一邊流動,社會真的在進步嗎?幾天裡,我在想,其實我可以記事嗎?

記下自己經歷過的時間,竟然也令我充滿疑惑。

公共空間,如何公共?

註:本片只是香港一刻的記錄。

4 則留言:

匿名 說...

一段片,對於唔同人,可以有唔同o既睇法同迴響。
對於我,有以下諗法:
1.嘩!唔睇唔知,哩個咩世界?!
2.其實我又有無曾經做過類似o既事?!(好在無。好在EQ高。)
3.如果當日我響現場,我會唔會好似條片後段個女人咁嘗試勸交?!(會,係因為頂果兩公婆唔順,定仗義執言?)
4.定係我會話埋一份?!(係幾無謂,因為一定聽唔入耳。但真係好煩厭。)
5.作為一個中國人(政治正確要咁講o既。)我睇完條片,我自己覺得醜lor!
6.香港生活空間真係太窄喇!
7.果兩公婆容人之心亦都太窄喇!
......

當然,有人會睇完覺得得啖笑,或者八卦先睇,睇完唔去諗深一層,睇完就不了了;或者以為條片通o左天,果兩公婆會反醒自己惡行......

點都好啦!你拍低,點都表現到你有良知,起碼覺得「點解咁都得」。亦都等人思想有d衝擊,可能第日多幾個勸交人士出現,或者等火遮眼時都諗一諗係咪要咁樣解決問題。

(Well,如果我講d o野唔o岩聽,唔好意思。)

內輪 傑夫 說...

很認同你的意見。其實過程中,也引起了思想的迴響。

當時行出一步,走出來勸架的女人,才是勇氣可嘉。面對問題時,原來要挺身而出是很困難的。

想多了一點,想到社會是眾人的,社會上大家都抱有很多意見,但願意走出來的永遠都是少數。沉默的任由社會發展,就要接受它成為什麼樣子。合理嗎?

當時我在想,拍攝下來讓眾人評論。

Yvonne 說...

Don't u think u were sooooo lucky.LOL I am thinking if the couple knew u recorded the whole thing, u may be next.... Anyway, Thanks for your video to let me know to be Hong Kong people we really need to increase our EQ otherwise, we insult not only ourselves but Hong Kong, China. Thanks for your brave and let more people know and give us space and time to think about.....

devil alien 說...

出於好奇,我看了你拍的片段.之後有點後悔,因為我其實不想看.不是不願見到香港有這種夫婦,而是我本人不鼓吹拍下與自己無關人士,令他人將來可能受到大眾的羞辱.

記錄下來讓大眾自由談論這點沒有錯,令大家可檢討自己,是很好的事. 但我認為要記錄的是事件,不應是別人的樣貌. 為免自己用文字記錄時過份投影個人演繹, 那就只記錄聲音吧. 不必要將陌生人的面貌一并留下,將來有機會被人'點相'. 如果那些人有罪惡感,那只要提到此事或聽到自己的聲音也會認得出,感到羞恥了,不需影像去證明.

現在影像來得太容易,每人也可用手機拍攝.但要記錄的事實,需要影像嗎? 影像的道德標準, 應該出於'你認識那人嗎?''那人願意被你攝錄嗎?''若你站在那人的立場上,你想被陌生人攝錄下來嗎?'

大概,香港人的影像道德標準,都被傳媒教壞了.誰需要看別人'走光'了? 誰需要看意外現場受傷的人被送上救護車的樣子? 看了會令自己有所得著嗎? 看了又會更了解事件了嗎? 看到別人痛苦或狼狽的樣子,自己會快樂嗎?